哎,我咋这么怂啊

老婆当然看得出他的心思,对他说:You can have another car, house, promotion, or job. But you can’t live with this kind of regret. 鼓励他辞掉工作,给自己半年的时间去创业,如果半年后没有成功的话就再回来工作好了。

4 个月后,一直都是赢家的蒋甲被拒绝了,没人投资他的项目。比创业更折磨他的是心理打击,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拒绝,沉溺于自我怀疑,不敢再次尝试。说白了就是有点输不起。

这时他恰好了解到一个叫 Rejection Proof 的纸牌游戏,核心理念是通过多次故意被拒绝正确而对“拒绝”脱敏。他于是开始了演讲中提到的的拒绝之旅,第一天向陌生人借钱,第二天在汉堡店要求续汉堡(burger refill),第三天在甜品店要奥运五环甜甜圈...... 折腾了一圈,不仅重新收获了自信,还意外成为网红。

这让我想到在微博上看到过的一句话:

当我们在说“我害怕”“我就是不敢”时,到底在怕什么?是什么让我们这么“怂”?把这些关键字厘清,找到根本原因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被拒绝多了,我想只要不是太缺心眼,总能悟出点儿道理来。比如很多时候被拒绝后问一句为什么,可能就多了一次机会。被拒绝了也别放弃,试着商量商量,换个方式换个人,可能就会心想事成。

昨天发出文章后,有位读者留言:

我觉得在现在这个世界,我们可以认识任何一位想认识的人。比如你想认识我,后台给我留个言约杯咖啡面个基啥的,咱就认识了。想请谁帮个忙,主动写个邮件有礼貌地把自己的诉求说清楚,很多时候别人都是愿意的。

别把注意力只放在“别人能带给我什么好处”,觉得别人都欠你点啥,好像帮你是理所当然,不帮你就是妖魔鬼怪。人其实都很简单,真诚点,别装逼,不就交个朋友嘛。

做人要“讲究”“厚道”,也要有被拒绝的勇气。做自己能做的事情(controllable tasks),结果只是结果,操心也没用。如雅君所说:

我诚恳推荐你也做一做类似收集拒绝的实验。我相信,在你身上也会发生一些奇妙的事。如果没有发生,其实也没啥损失,不是吗?如果发生了,那就是赚到啦。

我诚恳推荐你也做一做类似收集拒绝的实验。我相信,在你身上也会发生一些奇妙的事。如果没有发生,其实也没啥损失,不是吗?如果发生了,那就是赚到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