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创作不缺题材,缺的是发现主题<br>——由“我的中国符号”全国摄影大赛参评作品想起-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网——GDPhoto.CN

摄影创作不缺题材,缺的是发现主题
——由“我的中国符号”全国摄影大赛参评作品想起

作者:陈锦波 来源:东莞市摄影家协会 时间:2008年4月28日

2008年,是全球关注奥运年,是世界聚焦中国年,又是中国摄影人聚焦中国符号年。为记录这一伟大历史长河中的一刻,留下当今时代的一瞬,由《数码摄影》杂志社和搜狐网牵头联合多家媒体启动了一场弘扬中国文化的影赛活动:“我的中国符号”全国摄影大赛。这项活动的意义不在于摄影比赛,而更大的意义是通过“我的中国符号”这一独特的带有中华民族自古象征的摄影作品征集,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底蕴,让他们(特别是那些未到过中国的人)对中国有一个更深刻和更广泛的了解,这才是这个摄影大赛的意义之所在。
今次摄影大赛从中国摄影最为活跃的广东正式启动,主办单位选择了东莞作为“城际现场选拔赛”的首站,我作为“东莞赛区”的组织者,在封闭式的评选现场内浏览了送来参加选拔赛的500多幅作品。当中不乏与“我的中国符号”这一主题紧扣的好作品,但也有不少 “主题元素”含量低、“符号性”不强的照片,比如人体照片,荷花、菊花、竹子等照片。我相信这些作品都是在中国拍摄的,凑得上是“中国题材”;但是,这些“作品”能称得上是“中国符号”吗?它能代表中华民族的象征吗?荷花、菊花、竹子不只中国种植,外国也有种植;人体中国有,外国也有,只不过肥瘦、曲线不一样而已。这正如韩子善教授在解读“我的中国符号”一课中指出:题材不等于主题。纵观送来参加选拔赛的作品,在中国拍摄的题材不缺,但与“我的中国符号”这一主题扣得紧的上乘作品欠缺了一些。
着名摄影家李元说:“‘我的中国符号’是一个非常明确却又有相当发挥余地的命题。不要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在中国拍摄的题材就是中国符号,更要让人认识到,什么才是最能代表中国的符号。”我的理解这次由《数码摄影》杂志等多家媒体举办“我的中国符号”全国摄影大赛,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它是一个专题摄影比赛。说它专就专在“中国符号”,我们首先从“符号”一词去思考、去理解。我认为符号者就是记号,是象征,是胎记;中国符号是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是中国文化的底蕴,是中国文化的品牌,是中国的文化内涵。当然,中国符号包括我国的名胜古迹、地理概貌、建筑风格、民俗风情、特色服饰……,但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摄影人只知道黄山、黄河、长江、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的象征,却忽略了龙舟、剪纸、中国结、红灯笼等伴随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文化元素。虽然后者比不上前者之气势、恢弘和容易引起人们联想,但后者能以小见大,积聚着中国人民几千年的智慧,蕴藏了历史的内涵。所以,我认为初踏入摄影圈的摄影人在琢磨如何拍摄好照片的同时,不妨多读一些文学作品,多了解一些中国文化和历史,这将对我们在摄影创作中选择题材、区分主题是大有裨益的啊!
因为生活中并不缺乏象征“我的中国符号”的题材,而缺的是拍摄者如何从丰富的人民生活中去发现、具有象征意义又富有中国文化传承特点的主题,这就需要摄影者的发现、概括、提炼等综合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