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鲜活的传统农器 ——潘伟及其《中国传统农器古今图谱》-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网——GDPhoto.CN

寻找鲜活的传统农器 ——潘伟及其《中国传统农器古今图谱》

作者:罗财勇 来源:罗财勇 时间:2016年1月28日

  潘伟先生是一位业余摄影爱好者。他用十几年的时间,陆陆续续地寻找中国传统农器,并利用相机记录其当下的生命状态。相隔七百多年的时空,他与元代农学专家王祯先生一起,讲述每一件传统农器的渊源和故事。

  中国是农业文明大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农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中国传统农器的名称和图谱在元代的《王祯农书》里,而存活下来的那些农器,却散落在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在少数民族地区,在相对偏僻的山区。潘伟先生利用业余和休假时间,背着相机四处寻找。

  每去一个地方,潘伟先生总是事先做足了功课,因为各地的气候不同,耕种的时间不一,使用的农器也不一样,如果贸然前去,常常会无功而返。再说,现在绝大多数农民都用机械农器,要从现实中找到和《王祯农书》相同的农器,实在太难了。可是,这些都被潘伟一一找到了。我是该书的责任编辑,与潘伟先生共同策划这一选题。每到一个地方,他总是给我发信息,说又找到了什么什么农器。甚至效法唐人孟棨作《本事诗》,以诗系事,记录农器田野调查之“本事”。有时我觉得他像一位父亲,在努力寻找自己失散的孩子。

  《中国传统农器古今图谱》出版之前,也就是2011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潘伟先生的《天工开物古今图谱》。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古代科技百科全书”,潘先生利用业余时间,照着《天工开物》上的图片,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寻找,历时多年,把能找到的都找齐了,他用影像为人们记录了中国农耕文明的物证。2012年,意外的收获接踵而至,《天工开物古今图谱》获得广东省第九届鲁迅文学艺术奖和“2012两岸最美的书”。

  然而,这并不是潘伟先生的目标,他把多年来寻找并拍摄到的农器图片一张张地汇总起来,分门别类,发现比《王祯农书》上还少很多,于是他又马不停蹄地四处寻找。我所说的寻找,更学术地说,是田野作业。这是因为,潘伟先生对农器的影像记录是活态是记录,也就是自古至今仍在使用的农器,就连模样都基本不变的传统农器。

  潘伟先生把他寻找到的传统农器影像资料,归类为“整地农器”、“播种农器”、“中耕农器”、“排灌农器”、“收割农器”、“加工农器”、“储藏农器”、“计量农器”、“运输农器”、“桑蚕丝织农器”、“麻纺织农器”、“棉纺织农器”、“农民劳保用器”、“农家生活用器”、“农用设施”,这样的归类逻辑,其实就是“春种夏耕秋收冬藏”的逻辑,而这样的逻辑就是符合天道运行的逻辑。潘伟先生喜欢在每一幅图片下写一行字,并将拍摄时间和地点也一并附上,如“庚寅年小雪摄于滇东广南”、“癸巳年立夏摄于陕北绥德”,诸如此类,从中能读出他对天地的敬畏和寻找的艰辛。除此之外,潘伟先生还写得一手好文章,每种农器之后均附一篇简短解读,惜字如金,三言两语就把问题讲得一清二楚。

  我做了十年书,每本书的序言常常被作者看成是该书的门脸,必请有头脸的人来题写。潘伟先生不遵行规,让一帮农民占据了序言,就是《务农者说•序》。十多位农民说序言,他们是农器的使用者、田地的耕作者,他们用最朴实的语言,述说着每一种农器的故事,述说着土地和收获的故事。而这样的故事才是真实的故事。

  潘伟先生早年当过知青,深知农民的艰辛,对农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他常常和我分享在寻访过程中受到的感动。他也把感动倾注到了他的书里:“壬辰年寒露季节,余过黔东南黎平县茅贡乡地扪村,见全村妇女自发列队传递瓦片,为一农家修舍布瓦。心头一热,不禁泪滴相机……”这样的描述令人动容。潘伟先生镜头的背后,是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的支撑。

  现在,潘伟先生《中国传统农器古今图谱》出版了,但这也不是他的目标。他认真地跟我说,还想在这基础上再拓展做一些田野调查,再不做,很多东西就没有了。最近,我在微信上看到他已经在做地方的“非遗”项目调查——北江流域狮舞考,鲜活的画面像被点燃一样,特别有冲击力。

  我知道,潘伟先生又在寻找了。

(作者为《中国传统农器古今图谱》责任编辑)

潘 伟 简 介:

  潘伟,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五、第六届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主要作品:《民间一瞥》入选首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稻草人——中国农民的大地艺术》入选首届巴黎世界摄影双年展;《天工开物古今图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入选第十一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和“2012创意两岸城市设计双年展”,并获“两岸最美的书”荣誉和广东省第九届鲁迅文学艺术奖;《中国传统农器古今图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入选第十一届(2015)连州国际摄影年展。